返回

文明破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6章 准备的冬季(十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讨论群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主席阁下,您的政府还需要招商局的副局长么?”

  听美国大使舒尔曼问出这么一句话,莫里循的瞳孔不禁缩小了一下。这样的话是不能当做玩笑来听的,从政治角度来看,接受这样的请求就意味着何锐接受了与美国的合作。

  莫里循看向何锐,就见何锐的确是被逗乐了,笑了片刻,何锐答道:“如果真的有这般人才,那就请舒尔曼阁下将这位的资料发给莫里循局长。莫里循局长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官员,他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副手。”

  一时间,莫里循又是感动又有些不安。何锐表达了对美国的善意,美国大使所期待的正是这样的态度。至于是不是真的派人来当招商局副局长,其实并不重要。

  另外,何锐也明确表达了对莫里循的信赖。这可以看做是对莫里循个人的认同,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政治表态。

  看得出,舒尔曼大使很清楚此事,他并没有谈及细节,而是与何锐看似轻松的聊起天。谈论的内容从经济、哲学、科学、游历,唯独没有政治。

  何锐也饶有兴趣的与舒尔曼大使聊着天。身为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博士,莫里循忍不住想起自己在中国的那些‘相识’。

  如果不是王士珍、杨度等北洋代表前来,莫里循早就不再去回忆那些旧相识。与何锐一比,那些中国高官无疑还活在古代。

  莫里循同样接触过不少从留学欧美的中国学者,那些人穿西装,用刀叉吃西餐,言必希腊罗马。要把自己装作与欧美人一样的存在。不管他们想让自己看上去掌握了西方文明的精髓,却与中国高官一样,完全不理解现代世界与现代政治。

  舒尔曼大使并没与注意到莫里循,他早就听说过何锐的大名,远东外交界普遍认为何锐是学者、政治家、中国未来领袖人选,也是一个聪慧狡诈的外交家。这次战争又给何锐添加了冷酷军事家的新标签。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通过自己与何锐的交谈,舒尔曼更倾向于把何锐看做一个很有见识的学者,一个懂得哲学的学者。舒尔曼大使很少这么看待学者,因为学者们为了推销自己的认知,往往要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博学之人。这举动在舒尔曼这样的权力者眼中就显得太过于市侩。这种学者的市侩气息在何锐身上一点都看不到。

  有了这样的观点,舒尔曼突然生出一股冲动,想探知何锐到底是市侩或者是一名真正的学者。有一个办法是能够作为测试模式,只是……

  舒尔曼还是决定试试看,如果这个小小的测试能让何锐原形毕露,如果何锐真的是一位学者,就定然不会在意。如果何锐有着市侩的一面,即便何锐因此而愤怒,那愤怒也缺乏真正的力量支撑,也就是说,威胁性并不大。

  于是舒尔曼先喝了一口何锐这边提供的咖啡,问道:“阁下,您一定听说过,有人称呼您为共产党人。您对这个评价怎么看?”

  “呵呵。”何锐笑了,神色间并无丝毫的在意,“如果他们想这么讲,就让他们这么讲好了。”

  “难道您认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人?”舒尔曼尝试着把这个话题深入下去,因为何锐的反应着实超出了舒尔曼见过的那些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者被权力者如此询问的时候一般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坚决反对自己是共产党人,一种是坦然承认自己是共产党人。而何锐清晰的区分出‘共产党人’与‘被称为共产党人’的不同。

  何锐答道:“我认为我就是个共产党人,因为我认同马克思主义是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式,并且完全认同这样的研究方式。”

  舒尔曼有些意外,“如果是这样,您就是共产主义的一个派系。”

  何锐摇摇头,“共产主义并没有派系。共产党人本是一种研究方式,所谓的派系,是利用共产主义这个名词。不知道舒尔曼先生能理解么?”

  舒尔曼觉得大概有一个感受,但是为了确定何锐的准备看法,他摇摇头,“我不能理解。”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舒尔曼先生,您反对奴隶制么?”

  舒尔曼点点头。

  “舒尔曼先生,您认为妇女应该有选举权么?”

  舒尔曼迟疑一阵,虽然他本人并不支持,但是作为美国精英,舒尔曼愿意表现出自己进步的一面。就如美国人虽然都是种族主义者,却也会坚定的表达自己反对奴隶制,要表达自己认为人类都是相同的。

  于是舒尔曼又点点头。

  “舒尔曼先生,您认为没有罪行的普通人应该活活饿死么?”

  舒尔曼摇头表示不应该。

  何锐笑道:“您看,您的观点与那些自称共产党人的表述别无二致。那么您是那些共产党人么?”

  对这样的话术,舒尔曼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如果回答的话,就会掉入话术的陷阱。这是外交界人士都很清楚的小把戏。

  何锐则继续说道:“舒尔曼先生。追求人类社会的进步,期待人类社会发展到更文明的阶段,是所有精英们的追求。至于如何达成这样的目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第286章 准备的冬季(十二)(1/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