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明破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7章 军人们的烦恼(十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由于我军没有进攻日本本土的能力,所以战争预计要打18个月。18个月中,有可能会爆发10次左右的大规模作战,包括部队修整重建期,预计每一支部队都要参加6-7次的激烈战斗。包括交通,后勤,以及军医院建设,都需要从现在开始进入管制阶段……”

  何锐认真的听着,并且与自己对战争的理解相互判断。这些内容以前何锐讲过,年轻同志们都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有种说法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同志们本来就接受过战争的培训,直到聘请的德国微型参谋部到了东北,以德国在一战的经验为基础进行培训后,同志们才算是豁然开朗,基本明白了现代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现代战争和旧时代战争的区别,在于成体系军队和一次性军队的天差地别。

  现代战争中的后勤极为重要,重要的不是给投入战斗的军队什么样的装备训练。而是每一次投入战斗的部队,都是一样的装备和训练。

  如果是一次性战争,不管军队站前训练的多强,装备的多好。如果没办法维持这样的水平,这支军队就会在不断的战争中被快速消耗,一两次战争后就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这就是为什么有种说法,‘有些军队可以失败无数次,只要胜利一次就能奠定胜利。而有些军队可以胜利无数次,只要失败一次就会彻底覆灭。’

  听得出,胡秀山负责的后勤与训练部门是合格的。对于战争的理解已经到了现代军队水平,正因为这样,军委会的同志们面对巨大的数字,一个个都闭口不言,与平日里的热情洋溢大不相同。

  总动员需要400万经过训练的人员来维持100万前线部队的消耗,武器弹药储备也得为400万人做好准备。

  预计东北在战争时期会有3000万以上的人口,为了胜利,每一个人都必须参与到战争中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完成对整个东北人力物力,以及生产能力的调配。

  从何锐到东北的那天开始,何锐就已经按照现代国家模式建设东北。只是那时候没人能懂何锐,所以何锐并没办法把这些讲给同志们听。

  与军委谈完,就轮到与政府人员谈。500万支步枪,大量的配件,10亿发子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工业部门的负责人们一个个听得脸色发绿,他们同样一声不响,却不是因为知道了战争的需求,而是被这个数字弄到不知该说啥。

  而大量的火炮,尤其是120口径重炮的需求提出,连吴有平都忍不住伸手按住自己的脸颊。因为吴有平觉得自己脸都麻了。

  现阶段,东北的确能够造120口径的火炮,但是花费之大,吴有平想想就肝颤。一门120口径火炮的需求,一个镇子全年的收入只是勉强够。但是120火炮的炮管是要更换的,120火炮的炮弹是打一发就报效一发。一发炮弹的价格,一个村一年的收入都不够。

  战争就是个吞金兽,这话吴有平很认同。但是直到今天,吴有平突然就觉得自己完全懂了。一场战争,是要花举国之力去支撑。

  等会议结束,政府领导们个个不出声。他们知道自己的反对毫无意义,因为何锐绝不会接受。甚至连大家也不会接受。中国若不能完成这样的实力建设,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在此时,何锐说道:“同志们,我最近要在党课上进行反对军国主义的培训。正好趁着这次机会,咱们把军国主义是什么先在党内讲一下。理解了什么是军国主义,才能知道什么是不得不做的,什么是为了实现军国主义而推动的。”

  对于何锐这样未雨绸缪的做法,大家已经见怪不怪。就如何锐在讲爱国主义的时候,就会讲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

  而且正如何锐所说的,大家发现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创新。更早之前,有同样想法的人就很多,甚至更成体系。

  于是当何锐把印好的东西发给大家的时候,大家一言不发的看了起来。

  政治

  实行军阀独裁和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来统治全国;

  政治上实行集权制,议会及司法机构无法有效制衡政府;

  内阁要职由军人担任;

  对内镇压反战革命运动,宣传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

  对外则穷兵黩武,进行国土扩张。

  经济

  经济以军事发展为目标,由政府补贴军需,带动重工业发展迅速;并以战争实利再扩军;

  人民被要求向国家无私奉献,私权、人权、言论自由受到压抑。

  文化

  教育以军事训练、仇外主义、自我民族优越作为自幼养成的教材;

  人民日常生活常受军事上的动员与干涉,建筑与公共设施广泛地要塞化;hTtPs://M.QQxSqqXs.cOm

  普遍行征兵制,役期长,军籍不分男女一概登录,必要时会征收未达役龄的少年进入军中作战或任务;

  歌颂军人贡献,尊崇军人的社会地位,甚至在历史、考古、宗教、文学、艺术等层面美化军人和战争。

  外交

  外交多以军事优势欺凌邻近地区,以谋求实利和国际地位;

  政府吹嘘侵略掠夺后的利益,激发人民对战争的热情,以确保民意对战争的支持。
第197章 军人们的烦恼(十八)(3/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