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流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动不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把北京给端了的陆闯王,真不知这位哪来的胆量敢孤军北进的。

  班志富和江定国没有吭声,但二人不吭声已经表明了态度。

  帐内,尚可喜才十一岁的长子尚之信毕恭毕敬的坐在父亲的案桌边,刚才尚可喜正在为这个长子教习《孝经》,希望这个儿子长大以后能够孝顺父母,做一个好王爷。

  当初淮军是将尚之信同其母刘氏一起送还给尚可喜的,一方面是显拉拢尚可喜的诚意;另一方面则是使智顺藩其他将领生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

  十一岁这个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满洲人那里十二岁就能上马征战了。加上尚之信是尚可喜的长子,将来注定要承袭他的王爵,所以在其几岁的时候尚可喜便给儿子请了师傅,又命夫人刘氏好生教导,这使得小小年纪的尚之信倒生出与其年纪不相仿的稳重来。

  尚可喜此时也是悔不当初,以致明明可以有一个辽王之封变成现在可有可无的结局。

  看诸将眼神,听诸将语气,多少都有些怨气。

  但尚可喜是有苦衷的。

  当初他之所以没有听顾君恩的劝给阿济格来个反戈一击易帜归顺,一方面是他已为清朝的藩王,贵为人臣极点,而时李自成这个大顺永昌皇帝乃是穷途末日,随后更是弃城而逃,不改流寇习性,加上李自成的地盘几乎全部丧失,所以怎么看这个大顺都不可能再存活下去。

  为了他自家性命及富贵,尚可喜怎么可能将注下在一艘快要沉的船上?

  又怎么让他相信一个才崛起不过年许的淮军能改变大顺败亡的局面?

  世上锦绣添花有的是人做,雪中送炭却是少。

  当年他尚可喜能放下尚家全族百余口的血债降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可能叫一个穷途末日的李自成军师给说动!

  况,大清待他尚可喜也是不薄!

  尤其是太宗皇帝。

  降顺的风险大于收益,尚可喜的王封既有一个智字,自是不会取之。

  但后来,他还是有所后悔的。QqXsqqXs.CoMhTTps://WWw.qqXSQqXS.coM

  随阿济格北归之时,尚可喜包括吴三桂以及汉军诸部,新降的二王其实都不知道北京告急,阿济格这才急于北返。

  当时阿
第六百六十一章 吴三桂动不动?(2/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