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美洲的新大明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规模制取青霉素的难度(别再喷我为什么连青霉素都生产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和青霉菌共生,它们分泌的真菌毒素有些具有很大毒性。更坑爹的是很多真菌毒素还十分稳定,加热至180摄氏度也无法使其失活(比如一些毒蘑菇的毒素)。所以不是从单菌落长起的青霉千万不要乱用,之前那个楼主的核桃嘛…………如果用他做菌株,绝对是凉了。而青霉素菌是典型的好氧菌,对氧气需求量极大,因此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不断通入空气,对此,空气必须做到灭菌处理。这在安全点里如何做到?

  温度、湿度、pH控制

  青霉发酵需要温度控制在20-24摄氏度之间,相对于温度来说,发酵的湿度不太重要,pH则是另一个重点,青霉的最佳生长pH为6.5,一旦超过8很容易死亡。然而青霉的代谢产物属碱性,因此发酵装置内的pH值上升很快——早期的一个生产探索方向是稳定培养液的pH值便于长期生产,但这个努力可耻的失败了。

  因此普遍采用的是短期生产法:发酵开始后不控制pH,只是监控pH变化,至pH=8时,结束发酵。这点和许多药品的长期连续生产是不同的(也显著提高了成本)。通常情况下,发酵第2-3日时开始有青霉素产出,持续4-5日后pH值到达界限,整个期间一共7-8日。这段时间可不能说太短,还得分出宝贵的劳动力去看管着#(啊)

  而且,我查到的发酵培养基里有这些东西

  1%葡萄糖溶液

  80%酒精

  1%乳糖

  1%碳酸钙

  0.4%磷酸氢钠

  1.5g/L磷酸二氢钾

  5g/L硫酸钾

  12g/L硫酸铵

  8.5%玉米发酵液

  抗泡沫剂

  苯乙酸(有就可以生产青霉素G,没有就只能青霉素K了,抗菌谱相对窄)

  这些可都是耗材,得备多少?

  假设我们在安全点备上了全套的发酵设备,成
大规模制取青霉素的难度(别再喷我为什么连青霉素都生产不了)(2/3).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