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五钱银子
。
一有最新消息,立即上报陛下。
有了帝国无双上将的回信,崇祯心里踏实多了。
这笔银子花的实在是值,要是察哈尔部的蒙古人能够杀死爱新觉罗家里的几个宗室,那可就更好了!
】
有了底气的崇祯立即给阁臣们发去谕旨,叫他们速速决断,不要再犹豫了,否则到时候连百姓带土地全都保不住。
这道谕旨显然是带着最后通牒的意思,叫周延儒立即拟旨进行。
如果需要再议,叫想要发言的大臣先把提纲上报。
要不然就闭嘴!
崇祯如此强硬的态度,更是让周延儒等人恐慌,到了最后时刻,皇帝是不是还想着要杀人?
如此行径,就是再给顶风抗旨的大臣们施加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周延儒还是不愿意接受“拟旨执行”第一方案,而是采取“必须再议”的第二方案。
毕竟按照崇祯的习惯,他突然变了性子,主动决断承担责任,手底下的大臣们也得迟疑。
一个人的本性不可能随意改变。
于是周延儒召集内阁六部台省等官在德政殿的旁室紧急会议,有几个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思,极力主张放弃关外,全都应对京师周遭的威胁。
其中以吏部给事中吴麟征争辩的最为激烈,大明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还想着鱼和熊掌都要兼得,简直是痴想妄想。
光是残存的京营能抵挡的住闯贼的攻势吗?
莫不如先把洪承畴等人调集回来,方能有更多的实力,进行反制,也会让闯贼李自成心生胆怯。
要知道李自成已经开始尝试向北直隶进发了。
但是内阁首辅周延儒仍旧是消极态度,他认为皇帝的话不可信。
便提出了许多刁难的问题,比如放弃关外之后,该怎么个守法?
撤退的军民怎么安顿?
并且一定要辽东的总督、巡抚、总兵商议出来个一二三具体实施细则来,朝廷方可以同意行动。
吴麟征听到这话都气笑了。
关外这些人正在与皇太极带领的鞑子厮杀,上哪里去静下心来相商这种事?况且不都是朝廷制定政策下发,让底下的人执行?
如今怎么还颠倒过来了!
总之周延儒就是不往下推动,顺便说朝廷没钱了!
大明户部能够直接支配的银两所剩无几。
但不论朝中还是地方上的文武官员们却丝毫也没有表现出要振作起来复兴图强的意向。
文官们一如既往地贪污纳贿、榨取钱财,而且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排挤、咬噬,把朝廷搅得天翻地覆。
各地握有重兵的大将们则把军队当成了自己的私人财产,常常为了保存实力而临阵脱逃或是根本不听调遣。
崇祯当皇帝后他真可谓殚精竭虑,朝干夕惕。
如今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悲愤、沮丧,甚至非常委屈。
他在无人的时候哀嚎时运不济,痛恨朝臣的腐败无能,但身为大明的皇帝,他却不能不独自挑起挽救危亡的重担。
他再一次下定了奋发图强的决心,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改变命运,改变大明的面貌。
可实话实说,没什么屁用!
但还是要维持一个皇帝的体面,所谓的死要面子,在朱由检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大明朝廷吵吵闹闹,不干正事,也没有人想要干正事了。
越来越多的人看清楚,大明药丸!
那咱们还干什么差事啊,能混一天是一天,待到锤匪或者闯贼来了,直接投降保住性命。
最好投降闯贼。
因为贺今朝他杀人太狠!
他还不优待前朝的高官,不说官职给往上调调,还要进入什么战俘监狱去,那谁愿意投降贺今朝啊?
故而,京城的这些京官都背地里达成了共识,咱们要投也都投闯。
被驱赶走的山东总兵刘泽清得不到朝廷的军饷,又失去了原有地盘,只能纵兵抢掠,就当给自己麾下士卒发军饷了。
当然了,他名义上还是勤王军呢,被放在东边,用来防备闯贼的。
当年京师第一次戒严的时候,袁崇焕率部千里驰援,兵力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