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贯穿南北
蒙古人前来。
同时要俘虏大批辽人,利用他们当间谍,散播我大清招抚的政策。
张存仁相信以清军的待遇绝对吊打明军,纵然是关宁军也比不上。
因为他就是关宁军出身。
张存仁对辽东战事的分析和建议,让皇太极极为满意,坚定了夺取锦州的信念。
皇太极在围城之前,亲自到锦州去视察,顺便又写了封招降信,劝祖大寿赶快投降。
即使皇太极知道是无用功,但是都到了鱼塘,不甩两杆子是说不过去的。
皇太极在写招降信之前,许多关宁军旧人也连续不断的给他写信,但祖大寿一封信都没有回复过。
属实是已读不回的好习惯。
这一次祖大寿对于皇太极情深意切的招降信,倒是颇为不屑。
这次皇帝不知道发了什么疯,或者说底下的官员也好像是吃错药了。
从天津运到辽东的米豆损耗极小,可谓是这么多年头一次了。
祖大寿甚至怀疑是不是这帮孙子忘记漂没了。
洪承畴总督辽东要与清军对战的事,祖大寿是知道的。
这洪承畴已经超过杨嗣昌成为崇祯心中的第一文臣了吗?
但是那帮臣子是怎么都站在洪承畴后面,帮他好好做事的这件事,着实让祖大寿想不明白。
大明已经孱弱到根本就无力阻挡中原的流寇,更是坐视锤匪贺今朝占据三省,而毫无收复之意。
就如同他们想要与关外的清军对抗一样,有心无力。
早干什么去了?
祖大寿觉得要是那些臣子以前也能像这次不层层漂没,让他养活更多的关宁精锐。
皇太极他还有称帝的机会吗?
甚至祖大寿都不觉得皇太极有越过蒙古进入长城,数次劫掠内陆的机会。
现在看样子朝廷要拼死一击了,祖大寿认为希望不大。
只要保住宁锦防线不失就已经非常成功了。
“舅舅,无论是皇帝还是朝臣,这次都不正常。”
常年在关宁军高层厮混的吴三桂,都觉得十分的不正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祖大寿把皇太极的书信放在桌子上:“期间定是发生了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吴三桂也把张存仁劝他投降的信扔在桌子上:
“不过咱们粮草储备变多了,纵然是皇太极他屯种义州,想要长久的围困我军,也占不到什么便宜。”M.qqXsqQxS.cOm
祖大寿颔首,能够在辽西保持对峙状态,大明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皇太极再次绕路去袭扰关内的事,他真的没辙。
谁让流寇四处作乱,牵制了大批的官军呢。
“有猫腻。”祖大寿站起身来看着横挂着地图:
“中原闹腾的这么乱,盘踞在西北的贺今朝竟然连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不正常。”
“舅舅是什么意思?”
吴三桂觉得贺今朝万一是想要享受享受几年的主,那也极为正常。
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直保持英明的决断。
像他这种自幼穷过来的驿卒,一旦得势之后,不疯狂的补偿几年,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他猜测,贺今朝没准还真的夜夜御八女呢。
“不对,他这种人一定是在棋局上布置手段,只不过是你我目前没有消息来源,根本就无法得知。”
祖大寿可不觉得贺今朝是个普通的雄主。
他认真审视过贺今朝的发家,从暴乱的陕西跑到半暴乱的山西,在晋西北与陕西交界处站稳脚跟后才发展壮大。
这么多年,几乎没怎么犯过错。
如此的行为就让人极为忌惮了。
当今世道,不用比谁比谁更加突出,只要犯的错够少,就足以让他虎视群雄。
祖大寿觉得贺今朝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利用各方势力不断的侵吞地盘,壮大自身。
在他拿下陕西之后,断绝了洪承畴回去的路。
然后众人以为他会向经营山西一样慢慢经营陕西,可一口气进兵川蜀,夺下此地后方才再无消息。
这个人对于局势的判断,绝非其余人能够比得上的。
或者说在民生治理方面上,旁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祖大寿甚至觉得贺今朝若是历练几年,在统率大军方面定然追上自幼随军锻炼的皇太极。